发布时间:2025-04-24 点此:984次
出品|虎嗅科技组
作者|宋思杭
修改|苗正卿
头图|天工Ultra机器人
2小时40分钟42秒,这是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冠军纪录。
2025年4月19日清晨6点,空气中还带着春末的微凉,但赛道旁已挤满了观众和媒体蛇矛短炮。这些人大多都怀着对新技能与机器人的猎奇与等待,观赏这场AI年代下的“特别”体育赛事。
北京亦庄南海子公园南门,一场史无前例的体育赛事正在酝酿——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行将鸣枪。7点30分,发令枪响,1.8米高的天工Ultra机器人首先冲出起点,终究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果夺冠,成为首个完结21.0975公里路程的“机械跑者”。
除了改写世界纪录的人形机器人冠军,现场的另一大奇迹是,共20支机器人部队,被9000名人类跑者包围着。几十个机器人全程都由上千名人类跑者“精心呵护”着。参赛者包含天工Ultra、宇树G1、乐聚“夸父”、松延动力旗下N2、小伟人等18个产品。
人类选手与机器人同享道路但分属阻隔赛道,其间机器人赛道交融了柏油路、草地、石板路和陡坡等杂乱地势。而针对这种杂乱地势,各机器人部队也都采取了相应措施来应对各种或许呈现的危险。比方松延动力N2机器人乃至需穿29码跑鞋缓冲。
穿上跑鞋的松延动力N2机器人,图源:《经济观察报》
别的,在这场全程21.0975公里路程的竞赛中,机器人大部分还需求半途换电3-4次。依据赛事规则,换电时间也直接计入总成果。
对此,有职业人士告知虎嗅,通常情况下,像马拉松这类竞赛,机器人都需求数月的预备时间。记住登上2025年央视春晚的宇树机器人H1,也阅历了三个月的重复操练。不过,据获得本次竞赛冠军的天工机器人方面告知虎嗅,他们是收到官方告诉之后投入预备的。据了解,参赛方接到主办方约请告诉的时间是2025年1月初。
与人类半程马拉松比较,其男人的世界纪录是56分42秒,女子是1小时02分52秒,顶尖选手的配速可达每公里2分40秒左右。比较之下,天工Ultra的均匀配速约为7分37秒/公里,也相当于人类业余跑者的中游水平。
但这一成果背面,是机器人工业从“实验室步态”到“野外长距离跑”的突变。
对人类而言,完结半马需求数月练习,包含提高心肺功用、调整步频步幅、操控补给节奏,乃至需应对肌肉拉伤、电解质失衡等危险。而机器人需求的却不是上述这些体能练习,它们所面对的应战是硬件极限,是算法博弈,也是续航焦虑。
比方参赛者灵宝CASBOT SE机器人在备战过程中阅历了无数次的跌倒后爬起,才从实验室走向野外;再比方,天工Ultra每公里耗电16%,需在补给站“热插拔”换电,相似F1赛车进站。
“这不仅仅简略的体育竞技,更是对技能打破、工业开展的‘极限测验’。”北京人形机器人立异中心CEO熊友军直言。实践上,完赛的机器人已证明其具有长距离移动、杂乱地势适应能力。虽然,现在关于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问题仍然前路漫漫,但随着技能临界点的日益接近,人形机器人的曙光正在到来。
抱负与实践的博弈
在机器人这条赛道,好像有着爱憎分明的两个部队。一个是脚踏实地在出产线上干活的机器人,这部分为了更好地适配在各种不同环境的出产工作中,它们并不一定是人形;而另一部分则是想要融入人类家庭的高性价比人形机器人。
有人将前者称之为“有用派”,称后者为“抱负派”。
其间,归于“有用派”机器人的舞台早已到来。在工厂流水线、仓储物流和特种作业领域,非人形机器人早已占有干流。它们或许是机械臂、AGV小车,或是四足机器人,虽不具有人形外观,但凭仗高精度、低本钱和场景适配性,成为工业自动化的中心力气。
例如,优必选的物流机器人已在比亚迪工厂完成货品分拣功率翻倍,而大疆的农业无人机每年喷洒农药掩盖超亿亩农田。
但“抱负派”人形机器人却迟迟未能进入群众视界。乃至,关于人形机器人的论题,还常常饱尝争议。
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在2025年头讲到,他正在退出多个人形机器人项目,并直言职业存在泡沫。对此,猎豹移动傅盛也曾站队朱啸虎,认同人形机器人是“有毒的泡沫”。他以为,像鲤鱼打挺、跳舞等动作都是预先编程好的,忽视了实践场景的可靠性。与此同时,本钱过度追捧人形形状,也会导致企业“为扮演而研制”。
虽然争议不断,一批企业仍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坚持深耕。它们的共同点是:将技能打破与场景落地绑定,用硬核立异回应质疑。比方宣称在2025年量产的特斯拉Optimus、现已走进比亚迪、吉祥等车企的“实训生”优必选Walker S,还有价格仅为9.9万的宇树科技H1。
但人形机器人想要实在走进千家万户,技能的包围仅仅人形机器人工业长征的上半场,实在的破圈之战是赢得用户心智。
实践上,人形机器人实在被群众所熟知的时间点是2025年头。先有露脸2025年央视春晚的宇树机器人Unitree H1,后有今日的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竞赛。虽然如此,群众对人形机器人的认知还非常有限。
在4月19日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竞赛途中,除了有归于天工Ultra的精彩夺冠时间,还有一些跌倒、“打瞌睡”、停工的机器人等等。但实践上,这些在群众眼中“出洋相”的机器人,并非是它们的黑前史,而是人形机器人都要走完的必经之路。
无论是赢得冠军的天工,仍是获得亚军的松延动力,他们都是在接收到官方约请的参赛告诉后,练习了长达三个月,在此期间,参赛选手机器人也都阅历了日复一日的模拟练习和实在练习。在练习过程中都是重复地跌倒后爬起。因而,为了参加半程马拉松,参赛方在练习期间消耗的本钱也是显而易见的。
值得一提的是,宇树科技在参赛当天发表声明,宣称官方并没有参加本场竞赛。参加竞赛的是购买宇树科技的客户“城市之间科技队”。弦外之音,参加本场赛事的宇树机器人并没有像其他参赛方相同通过长时间日复一日的练习。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归于人形机器人的用户心智战役现已悄然打响。当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夺冠视频冲上交际媒体热搜时,这场赛事早已逾越竞技领域。在银幕之下,横亘在人机同处年代的认知距离也在逐步消弭。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256302.html?f=baijiabaiducom
相关推荐